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理工学 > 电子机械 > 正文

核电站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摘要】核电站的维修不同于常规电站或其它工业部门的维修,因为它的规模巨大、设备复杂,而停 运带来的损失也很大,并且在核安全以及保护公众健康方面甚为重要。为此,核电站对维修 工作提出很高的要求。文献〔4〕指出,核电站维修部门的短期任务是尽快修复损坏了的设 备,保证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长期的任务是对故障进行分析,找出对策,制订和完善切实 可行的维修计划,并予以实施。

维修有两层含义:维护系统与设备按设计正常运行;修复失效的系统与设备使其恢复设计的 运行能力。与之相适应,维修一般分为两种类型:预防性维修与纠正性维修。纠正性维修过 程一般为故障诊断、临时处理、计划准备、最终修复和再鉴定试验。设备故障无法绝对避免 ,因而纠正性维修是一种被动的活动,所以维修部门均在预防性维修上下功夫。

预防性维修也包括计划、实施、试验三个步骤。与纠正性维修不同的是,预防性维修是在系 统或设备失效以前采取行动,避免设备失效。预防性维修分类方法目前各国尚未统一,一般 分为以下两种:

A 周期性维修:按预先制定的时间表(根据制造厂提供的维修手册和有关程序)实施维修, 而不考虑设备的状况如何。周期性维修的理论基础是设备失效的浴盆曲线(见图)。t1以前是初期故 障期,t1到t2期间属偶然故障期,t2以后是耗损故障期。在t2到来之前的t3时刻进行维修或 更换部分设备,避免耗损故障期的到来。再经过一个偶然故障期,到达t4。t5-t3即为设备 维修的周期。

B 预见性维修:英文Predicative Maintenance,文献〔4〕和〔8〕中译为判断性维修 。这个 术语用于不需要拆卸而能提供有效监督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运行中的复杂机械设备。它通过 监测设备,采集、积累数据来判断故障是否有可能发生,选择设备维修的最佳时机。进行 预 见性判断的数据资料来自于振动监测、润滑油分析、声学监测、红外拍照测温、绝缘电阻测 量等。

改造与更换活动既可以是纠正性维修也可以是预防性维修。机组换料大修基本上是一种周期 性检修,但其过程涉及到几乎所有类型的维修活动。维修活动对机组的安全与性能举足轻重,各国核电站均十分重视维修,制定各自的《预防性 维修大纲》,并根据维修实践的经验反馈不断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2 核电站维修的误区

当人们认真回顾维修思想的发展过程,并深入地考察各国核电站《预防性维修大纲》的时候 ,会发现各国核电站先后都存在过以下的误区:

A 认为预防性维修越多,维修大纲就越完善。的确,有可能应尽量多地安排实施预防性维 修 活动,但是,除了维修需要人力物力外,执行不必要的预防性维修会降低设备的可用率。

B 认为一个好的《预防性维修大纲》可以消灭所有的故障。有的核电站某一时期的维修方 针是“以预防性维修消灭纠正性维修”。事实上,设备故障是无法绝对避免的,而且,如设 备对安全或发电并不关键,采用故障后维修比周期性维修常常经济得多。

C 认为预防性维修即为周期性维修。提到PM,很多人认为既可以是Periodic Maintenance, 也可以是Preventive Maintenance,将其混为一谈。这并不是因为英文不好,主要原因是, 在很多核电站,预防性维修目前基本上只是一种基于时间的维修--周期性维修。科学分析 与实践表明,周期性更换润滑油、密封材料、滚珠轴承是正确的,但绝无必要随意推广到其 它维修活动。根据南非KOEBERG的资料,调查的设备中,94%设备预防性维修的负面作用大于 正面作用。

D 同一类型的设备采用相同或类似的程序。因维修程序的制定很大程度上受设备制造商用 户说明书的影响,而制造商事先并不知道其产品售后投运的具体情况。同一类型的设备,安 装 环境不同,工况会不一样,投运时间不一样,而且在系统中的重要性不一样,因此不应该采 用完全一样的维修程序。人们在实践中逐渐发现以上问题,并认识到需研究新的维修政策 予以解决。

2 RCM 思想的形成过程

RCM全称为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译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思想 是在军事与航空航天工业中发展起来的。过去一直认为飞机的安全是与它的元、部件的可靠 性紧密相关的。每一元、部件的可靠性总是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必须经常检查并定期 翻修以恢复原有的可靠性,而检查和翻修周期的长短是控制元、部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所以认为预防工作做得越多,飞机就越可靠。这就是以定期全面翻修为主的预防性维修思想 ,其理论基础就是浴盆曲线。因此,对每个产品都要规定一个寿命,在进入耗损故障前进行 翻修。

但在以后的实践中逐渐得到下面的几点结论:

A 对于复杂产品,如系统、设备或部件除了一、二种耗损故障占绝对优势外,浴盆曲线是 不适用的。一般说来复杂产品只有早期故障期和偶然故障期而没有耗损故障期,这是因为复 杂产品是由许多元、部件组成,在使用中究竟哪个出故障是偶然的,元、部件数量越多,偶 然性就越强。

B 既然复杂产品的故障具有偶然性,因而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在设计上的对策不是预防故 障的发生,而只能是预防故障危害安全。如应用冗余度、破损安全设计、主要故障的防护装 置(如保险丝、断流器)等。

C 定期解体检查不是连续监控性的,所以在产品的分解检查时,没有客观的办法来鉴定其 元、部件的可靠性下降程度。因此不能提供延长其寿命的客观基础。

D 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由设计制造所确定的固有的性能,通过维修只能保持这些固有 的可靠性而不能提高它。

E 维修过程中人的差错无法绝对避免,人们开始承认并且正视人因故障,从而需要努力减 少不必要的维修。

由于有上面这些结论,所以就发展了预见性维修和事后监控方式(让产品一直运行到出故障 以后,采用纠正性维修,并不断收集、分析故障情况和历史资料,采取改造或适当的预防性 措施),这就标志着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形成。

最初的RCM方法仍只是独立地考虑某一个设备,如文献〔6〕中,南非RCM研究人员首先挑选 厂用66kV电动机进行RCM研究。随着维修技术的发展,人们把系统论的思想与可靠性数据 结合,即不仅考虑单个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还需研究每个设备在系统中的重要性(对安全、 生产重要性及维修的辐射与成本),从整体上把握系统的运行性能,在系统结构中更有针对 性地进行维修。

美国电力研究所(EPRI)RCM用户组认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可以大致归结为:RCM是 一种发展与优化维修大纲的系统化的评估方法。根据每一种故障的安全和运行后果,以及导 致故障的恶化机制,采用决策逻辑树寻找系统的最优的维修需求。

用RCM思想制订的维修大纲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B-707飞机原来的99%的产品是用 周期维修方式的,采用新的维修大纲后降到40%,维修费用下降了30%。在设备的复杂程度和 安全的重要性方面,核电站与航空航天工业有很大的相似性。核电领域引入这一思想后,效 果也十分显著〔1,5,6〕。

尽管法国电力公司也进行了一些按时间的维修(周期性维修),其对于预防性维修的基本态度 却是按设备状态〔8〕即最易于达到经济和技术最佳点的方法。而可靠性分析,是判 断设备状态的一个重要依据,因而近年来法国核电站亦加紧研究RCM技术。在大亚湾核电站 ,《维修政策》规定,应开展RCM研究工作,这项工作由技术支持处实施〔2〕,目前 已开始PSA数据库的工作。

3 RCM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具体的工作方法与步骤如下:

Ⅰ 系统选择

系统选择主要考虑系统对电站在安全、可靠性、维修成本、辐射四个方面的重要性。可以通 过加权打分的方法,越是重要的越应首先进行RCM工作。

Ⅱ 数据与信息采集

挑选系统后,必须尽可能多地收集这两个系统的各种信息,确保在RCM研究中充分考虑了系 统设计、运行性能与要求、系统运行历史。信息包应包括RCM研究人员所需要的所有信息, 以确定系统功能、系统边界、功能故障模式、设备失效模式与原因、故障率等。信息的来源 主要是:

---设计规范;

---运行程序与技术规范;-维修与监督要求;

---图纸、描述以及对本系统的已有研究;

---在系统上进行的所有维修与监督任务;

---收集维修历史数据,包括故障日期、原因、后果、维修主要工作等等;

Ⅲ 建立可靠性数据库

设备可靠性数据库记录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失效率、平均故障检修时间、平均故障检修成 本、平均预防维修时间、平均预防维修成本、设备维修辐射代价等等。其中部分参数采用理 想化,如辐射代价,可用打分的方法,最严重的可给10分,无辐射代价给0分。

我国的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投运的时间不长,仍属投运的初期,故障原因和类型复杂。如何 减少不定性,提高分析的精度,文献〔3〕已给出方法。多年来,通过试验和实际运行,已 经积累和收集了大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公用数据库。核电厂可以结合本厂实践和自己 所收集的数据,对公用数据库采用贝叶斯公式进行更新以形成专用库。数据库建成后,应该是“实时”的,即每次设备故障后,输入本次故障模式、维修时间、成 本等,数据库能根据新的数据和有关的程序,经过计算后更新原有数据库。

Ⅳ 建立系统故障树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指有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而系统包含着层次。可靠性工程的故障树分析方法正是一种系统方法,它从系统整体的观点 出发,从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中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故障树分析法遵从系统方法的三条原则:整体性原 则,最优化原则和模型化原则。

文献〔3〕将故障树分为三个等级:功能故障树、系统故障树和部件故障树。RCM研究采用系 统故障树,其顶事件是系统功能失效,而底事件是部件或设备的失效。故障树分析的最终任 务是要找出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最少的最小割集数以及其相应概率。参考系统手册和系统流程图,分析、确定系统功能、系统边界、系统层次和系统失效模式等 ,建立故障树仿真结构。

Ⅴ 维修的优化决策

我们采用“代价”一词,以区别一般工业中的“费用”,核电站维修所付出的除了 设备维修 费用和系统停运损失费用之外,还包含有安全、辐射方面的代价。代价的另一层含义是,事 件发生的后果与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乘积。进行预防性维修。核电站维修决策的基本要求是: a系统的可靠度不得低于允许的最小值〔R〕;b系统的维修代价Kr为最少, 或不得大于某个预定的值Krmin,即R(t)≥[R])

Kr≤Krmin〖JY,22〗(1)

Kr→min

而设备的维修代价一般由几个部分组成:

Kr=Krb+Krp+Krc+Krs〖JY,22〗(2)

其中Krb-纠正性维修代价;

Krp-预防性维修代价;

Krc-运行监测代价;

Krs-停机损失代价。

以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维修代价为目标,用系统论的观点考查,在时间的发展中考查,合理 地进行维修决策。运算的结果包含两个方面:1寻找系统最薄弱的环节,提出设备维修的 要求;2在保证整个系统综合代价不变或降低的条件下,优化原有的设备预防性维修周期 。这是RCM研究的最终目的。

Ⅵ 比较与分析

将RCM研究的结果与维修大纲有关内容进行比较,论证RCM方法是否可行,是否具有参考意义 。根据国外的经验,进行RCM研究后,预防性维修工作减少,设备可靠性提高。但正如美国人 说,“没有免费的午餐”,仍需付出一定代价的。代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设备故障诊断技 术能力需随之提高。我们不必每年去医院打开胸腔体检,但光靠听诊器是不够准确地测定健 康指标的。这一方面的问题,亦需我们进一步探讨,但不作为本课题主要研究范围。

4 建议

RCM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可靠性工程、系统理论和优化理论。因为RCM涉及多个系统,多种设备 ,多种专业,从研究工作的开展上,可以说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国核电站或是相关研究机 构都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这项工作。不少国家在70年代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但现在仍不能大量付诸实践。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普遍认为,设备内部性能是否完好, 拆检是最直观、最令人信服的手段。而且,取消维修活动,必须有可靠的“健康指标”测量 手段为前提,而这方面的代价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RCM思想在核电领域仍有极大的争议 。

尽管有争议,各国并没有停止这方面的研究,因为人们相信,RCM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正确的 ,其目标也是令人鼓舞的。我们国家的核电起步较晚,我们参考国外经验并结合自己的特点 制定维修政策,有效地开展维修工作,并积极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与实践。1995年2月 ,I AEA在大亚湾核电站举办了“亚太地区优化维修提高核安全”的培训;1996年6月,又开始了 PSA数据库的工作。对于国内外一些新的思想、方法,我们不只是观望、等待,要跻身于国 际一流核电站的行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是可行而且也是必要的。

根据国内核电站现在的情况和国外的经验反馈,建议开始做一些起步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 做一个试验。选择典型的系统,根据其结构,建立系统功能树(故障树);根据维修历史档案 ,建立可靠性数据库;以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为目标,寻找系统的薄弱环节并优化系统内 设备的维修周期。如分析结论合理可行,真实反应了实际情况,并有一定的参考甚至是指导 性意义,则试验的目的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SAFETY RELATED MAINTENANCE IAE A VIENNA OCTOBER 1993

〔2〕《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电厂质量管理手册》第5章《维修政策》第1版1996年4月

〔3〕濮继龙著《压水堆核电厂安全与事故对策》原子能出版社1995年6月

〔4〕李志仁《核电站的维修》《大亚湾核电站系统及运行》下册原子能出版社199 4

〔5〕A SURVEY OF 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SRI INTERNATIONAL EDF-DER 1995

〔6〕OPTIMISATION OF MAINTENANCE AT KOEBERG, LAN G MOSS, ROB J MOLONY T HE SOUTH AFRICAN MECHANICAL ENGINEER VOL 44, JULY 1995

〔7〕何仰赞等《电力系统分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46

〔8〕〔法〕JP梅西埃著《核电厂的维修》

〔9〕侯煦光,张步涵等《电力系统最优规划》.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10〕胡鼎金《系统共因失效分析方法探讨》上海交大研究生学位论文19882

〔11〕杨为民,盛一兴《系统可靠性数字仿真》

中国航空学会科学与教育委员会19845

〔12〕石荣德《失效模式影响及其后果分析》

中国航空学会科学与教育委员会19848

〔13〕贺国芳《可靠性数据处理与寿命评估》

中国航空学会科学与教育委员会19848

〔14〕王德言《可靠性环境工程概论》

中国航空学会科学与教育委员会19848

〔15〕曾天翔《可靠性工程专题选编》

等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教育委员会19848

〔16〕吴真真《可靠性费用分析》

中国航空学会科学与教育委员会19848

〔17〕许海宝《系统可靠性的数学基础》

中国航空学会科学与教育委员会19846

〔18〕屠庆慈,陆廷孝《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