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正文

面对入世和国际化的我国企业与企业管理

编者按:

经过15年努力,我国已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对广大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要求日益紧迫,同时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与前所未有商机。为此,我们须更加关注国际经济,尤其是国际企业管理方面的发展新趋势,以便尽快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与国际竞争力。

最近,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潘承烈教授撰写了一篇“面对入世和国际化的我国企业与企业管理”的文章,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今日刊发此文,以飨读者。

企业当前所处的大环境变化

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终于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名新成员。这是我国进一步对外扩大开放的重大契机。它意味着我们的经营环境将处于更直接贴近国际经济大环境之中,因而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要求也将更为紧迫,从而使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带来一系列深刻变化。对广大企业来说,在全方位地面对着世界市场的情况下,也更加需要熟悉国际上企业管理新的发展趋势,以便“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又可“以己之长,攻人之短”,在知己知彼情况下,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这就首先需要了解近些年来国际企业管理究竟发生了哪些与以往不同的巨大变化,影响到了企业经营的内外环境,而这正是入世后我国企业最直接地将面对的和需要相应地通过深化改革加以适应的。

以下列出几项近年来国际经济出现的一些重大变革,它影响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使我们从经营观念到管理方式都要作出与之相适应的改变。这正是入世后企业面临的新的挑战与机遇。

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改变了企业的活动范围。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上一些大企业就已提出,要使自己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应到原材料最便宜的地方去采购,到加工最便宜的地方去生产,然后到最能卖得出高价的地方去销售。当然这是极而言之,但已经从中体现出了“立足当地,放眼世界”的概念,即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要从全球范围去考虑“为我所用”。但是为什么全球化在近几年才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呢?这是与信息技术近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分不开的。现在资金、技术、专利等,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转让,这就推动并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国内国际市场已不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线。而市场的国际化导致了竞争的国际化。这给企业的经营不仅带来了挑战的国际化,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商机的国际化。

二是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经营观念与经营方式。

信息化、网络化使企业对内把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联结成一个整体,对外则使企业与世界联结在一起。这就使在组织结构上由原来的金字塔型转为扁平化,在营销上从原来厂家对顾客的一对多,变为一对一。科技的进步改变了生产方式,由原来的规模生产、大量生产求效益,变为小批量、多品种,使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成为可能,并利用新技术大大加快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竞争能力。

三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目标。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已成为近年来世界人民前所未有的广泛共识。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及其有限资源,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尤其需要各国广大企业的努力。因此过去企业一向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其经营主要目标,现在则已不能仅局限于企业自己怎样牟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还要重视企业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例如,如何为企业所在地人民造福,如创造就业机会,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等等,而尤为重要的是要保护环境,绝不能对当地造成空气、土壤、水质等的污染和破坏。企业造福于当地人民也正是为自己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而只顾自身利益,嫁祸于周围环境,到头来只能成为以损人始,以害己终。

企业保护环境,也是为自己开辟商机,创造更大价值。国际上从质量认证的ISO9000系列近年又发展到环境认证的ISO14000系列就反映了企业对保护环境的责任的重要性。而得到环境认证正成为进入某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正是这些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使我国企业和企业管理置身于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背景之下。我国的入世进一步促使我们更加贴近国际经济的运行轨道。企业要生存发展,不能不更加关注外界的这些变革对自己的影响,以便尽快提高适应国际化的能力,这样也才能更清醒地为自己定位。

入世后我国企业不仅要关注怎样去熟悉和运用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而要更直接地着眼于入世后企业和企业管理应在国际化环境下需关心和抓紧在管理上的一些重大变革。

企业战略要立足于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逐步到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企业自身。因此企业的经营战略与发展战略就显得日益重要。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20多年来无数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在某种意义上无不与其战略的得失有关。

企业战略的着眼点是:如何把企业的有限资源用到刀刃上,即最能产生高效益的地方。由于企业战略事关企业全局,它比其他任何管理的环节都为重要。过去,战略更多地从企业自身的情况出发,或最多考虑到企业所在地及国内环境,包括国内竞争对手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但在入世之后,企业已面对全球市场和全球竞争对手,因此战略的着眼点也应有所不同。主要应从以往根据来自内部的信息作为制订战略的依据,转向需要更加重视外部的信息。

企业要在国际大背景下为自己重新定位。也就是说,要把世界范围内的同行,亦即竞争对手,作为对照体系。新的战略要把同行中走在最前列的单位所制订的标准或已达到的目标,拿来作为衡量自己的尺度,即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去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更清醒地看到自己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才能更明确奋斗目标,使自己能积极有效地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面对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在思考战略发展时,特别要注意经营思路、战略思维,一定不能固步自封,一成不变。往往有些企业以往几年一直在不断发展,因之他们在规划未来时,认为以后可沿着这样的路子继续走下去,只要比过去做得更好便会万无一失。殊不知企业的产品、工艺、市场等等都绝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有一个由小到大、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即都有一个生命周期。你前些年所以一帆风顺,也许适逢你的产品、工艺、市场等等正处于成长期走向成熟期。但过了成熟期之后便开始衰退期。要是看不到这种变化,要求取得与以往同样的业绩,即同样的输出结果,那就必须加大投入的力度,否则效益就会日益下降。这时往往会造成得不偿失的局面。

这时,重要的不是沿着老路轻车熟路地继续走下去,而是需要换一种经营思路,即去探索一些新的、自己还不是很熟悉的新路,以便为企业开拓新的商机。

我们往往看到,在同一时期两个同样兴旺发达的企业,过了一段时期,一个继续发展,创造新的辉煌,而另一个却一蹶不振,走向衰落。造成这种截然相反结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则是前者能不断开拓创新,后者却在抱残守缺。

在现在这个时代,要“守业”是守不住的。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个企业要么从开拓创新中不断发展前进,要么被淘汰出局,中间的道路是没有的。

这就是为什么改革开放20多年来,大家对企业战略已议论了多年,也实践了多年。但在入世之后,面对一个新的转折,对企业战略也需要从一个新的视角去重新加以审视。

信息化、网络化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

在全球化形势下,对企业和企业管理影响最直接的莫过于信息化、网络化对企业的传统经营理念与管理方法所带来的深刻变革与冲击。

自上世纪初经泰勒将传统管理转向科学管理后,生产的系统化、规范化带来了规模效应。大量生产同一品种可取得最低成本和最佳效益。在组织上分工越细,管理才越有效。因此组织结构上是金字塔式的。长期以来,市场是由厂商主导的。

但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尤其是科技的进步,使产品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而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更使市场竞争出现了一场革命性变化。90年代中期开始普及的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等,更使多年来营销流程由生产厂经批发、零售,到终端用户的过程,在网上变为生产厂与终端用户的直接对话。以往一个厂家对众多不同顾客的局面变为一对一的直接交易。利用网络不仅使用户面对全球范围的选择对象,也是生产厂商面对全球的潜在客户。这对中小企业尤为有利。因为过去中小企业一般没有能力在其所在地以外去建立营销网点,更不用说到国外市场去设点了。而现在,把自己产品上网便等于向世界市场上推销。由于改变了以往的营销环节,减少了原来流通领域的费用支出,因而也降低了售价。据统计,美国利用电子商务在网上购物,一般比去商店购买要便宜13%。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主导权已由原来的以厂商说了算转到了顾客手中,变为市场由顾客主导。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决定权在顾客手中。企业只有及时跟踪顾客不断变化的潜在需求,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市场上有其立足之地。

在网络面前人人平等。对一个企业来说,网络为其提供了全球范围的商机。但这对于你的竞争对手来说,这些商机都是一样存在的。所以决策的速度就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只要你比对手慢一步,你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遇被你的竞争对手抢去。对此,以往对一些要你拿主意、拍板的事,可以“研究研究”、“考虑考虑”,现在在网络化时代,就要求决策者当机立断,否则便会坐失良机。为此,决策者必须随时掌握有关的主要内外信息,以支持及时作出正确决策。

企业在经营上要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许多方便与优势,同时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对原来的整套管理体制进行网络化改造。过去那种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要求下情需层层上报,决策要层层下达,职能部门林立,像铁路警察那样各管一段,互不通气,现在已远远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市场实际,而只会坐失商机。

企业在内部也要由网络联结,使之覆盖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从而使企业转向扁平化、信息化。这可大大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并使数据和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加速生产周期。

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Reengineering),然后进一步实行企业资源计划(ERP),即对企业整个供需链进行有效管理,把人财物、供产销的所有经营数据纳入网络进行集中统一的利用。但这些以网络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方法,绝不是把原来那套管理结构与方法原封不动地照搬到网络上去,而必须以改变原结构,进行流程重组为前提。最后使整个企业过渡到从上游采购到下游销售全部转移到网上进行,实现无纸化管理。这可大大降低管理成本,缩减管理人员,并使合同交货期极大地缩短。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在这种新的管理体制下,企业才能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正是在网络化基础上,现在出现了所谓“虚拟企业”,即一个企业以其品牌为龙头,它可以自己没有一个直接的生产单位或生产厂,而是利用网络在世界范围内招募生产其零部件或产品的制造单位,按其规定的款式、工艺、质量标准,通过软件“遥控”各地的生产过程。

这些重大变革,如没有网络化这个条件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些高新科技的推动下,就促使现在市场以快节奏、短周期成为新的竞争格局。即使你在努力进行变革,但如变革的速度跟不上形势变化的节奏与要求,则一样会被淘汰。

人才争夺战的国际化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企业的紧缺资源一直是资金,因为只有有了资金,才能购置土地,建造厂房,购买设备、原材料,为生产创造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是用来运转和操作这些物质资源的。

但近10多年由信息技术推动的全球化过程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现在资金、技术、专利等,都在全球范围流转,资金已不再成为紧缺资源,因为它已可在全球范围筹集。现在的紧缺资源是人,因为人力资源不可能用金钱去购买,你不能用钱买到一个创新的头脑,也不可能换来使全体职工一夜之间在技术业务上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以人为本的思想重新成为新世纪管理的根本指导思想。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成为发展经济与开展竞争的原动力,而知识的载体是人,是掌握熟练业务的科技专业人才。因此人才争夺战正日益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热点与焦点。谁拥有足够数量的高水平专业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胜人一筹。

在我国入世之前,就已看到非国有部门与国有部门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后来更是国外企业来华与国内单位的争夺战。现在在我们入世之后,这一趋势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正是摆在我国企业,特别是公有制企业面前的严峻挑战。

对国外企业来说,我国既是一个他们推销产品和服务的巨大潜在市场,同时也是他们招募专业人才为其所用的巨大人才市场。入世后我国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来华设立各种办事机构、营销和直接生产单位以及研发机构,直至把总部迁到我国。在雇员本地化的当今趋势下,以高薪吸引我国专业人才将日益严重。人才竞争的国际化和人才争夺战的白热化,在新的世纪将成为大势所趋而不可避免。

这里首先要明确,在我们国内乃至国际范围内争夺的人才究竟是指哪些人?他们又具有哪些特点?

我国现今既有大量职工下岗待业,又有不少工作岗位找不到合适人才。这种人员既过剩又短缺的现象,在世界各国劳动力市场上都普遍存在,特别在现在产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新兴产业部门人才短缺,而走向衰落的传统产业则又人员过剩。

世界各国都在争夺的人才,是掌握新的知识和科技、学有专长,业务熟练并有实际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这包括科技领域以及金融、法律和其他新兴的服务领域的专业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掌握了自己业务领域知识的人才,也可称之为“知识工作者”。他们与非专业人才相比,有一系列明显的不同。首先他们在其岗位上,对自己的业务比他们的上级或同事更熟练,因此对这些人的用人之道,不应是上下级关系,而应是伙伴关系。不是通过发号施令,指挥他该干什么和怎么去干,而是要通过沟通、协商、引导,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他们对事业的理想,以便为之创造一个有利于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机制和环境,使之能自觉自愿地发挥和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

这些人与非专业人员最大的不同是后者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你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车工、钳工,但只有有人雇佣你,为你提供生产资料,你的经验才有用武之地。但知识工作者则不同,他们自己拥有生产资料,即他们头脑里的知识。正因此他们的流动性就比较大。如果你这里只能发挥他50%的知识资源与聪明才智,他就会带着他的知识流动到能发挥他70%能力的地方去。此外,非专业人员或一般的劳动力从经济学上来说是属于成本,而成本是要加以控制和尽可能降低的,所以冗员应该减少才能提高效益。但知识工作者即不是成本而是资产。对资产不是加以降低,而是应使之增值。但资产只有通过流通、运作才能增值。同样知识工作者只有恰当地加以使用,才能使之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如果有了一批名副其实的专业人才、知识工作者,而单位不把他们放在能使之发挥作用的岗位并加以鼓励,则他们就无法施展其才华,这“资产”也就增不了价值。

因此,面对人才争夺战的新世纪,我们大有必要一改以往依靠行政命令、依靠灌输方式的用人之道,学会平等地与人沟通、交心的方式,运用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的心态去对待下级,对待同事。其实,在对如何用知识分子的问题上,我们祖先早就有过高度的概括。早在2000年前,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提出:“士为知己者用”的结论。“士”即今天所说的知识工作者,是愿为理解他、尊重他的“知己”去效劳,作出贡献的。在他撰写的《史记》中还列举了下面这样一个生动的小故事:

“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里说的是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叫虞的小国,那儿有一个“小人物”叫百里奚,后来虞国灭亡了,百里奚到了秦国,辅助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为什么同一个人,在虞时虞亡了,而到了秦国,秦却完成霸业了呢?司马迁说,不是这个人在虞时是个笨蛋,到了秦国却变聪明了。关键在于“用与不用,听与不听”。

这个结论是意味深长的。

在今天日趋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何争取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我国企业面对入世的又一严峻考验与挑战,其严重性绝不亚于外国商品、服务的拥入以抢占我国市场。当然从对人才的薪酬来说,我们目前尚无条件与外商完全抗衡。但专业人才所追求的并不仅仅以薪金报酬为其惟一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能随企业的发展而能充分实现其自我价值。因此,有了求才的愿望,更需要把重点放到“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上。2000多年前,祖先的这一遗训,在人才争夺战的今天,仍具有生动的现实意义。

学习与创新是应对市场变幻的不变之道

这些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正推动着全球范围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一项高新科技的出现到它的普遍应用,所经历的时间往往比预料的要快得多。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出现和时兴的像互联网、电子商务之类的东西,只经过短短三五年,就已成为广大群众社会生活中的现实。

正因此,谁也无法预料10年之后,甚至5年之后,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又会出现怎样的新变化。

发展前景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正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特点。那么我们是否只能被动地等待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出现之后再想方设法寻找应对措施呢?那倒也未必。

为了及时跟上形势的发展,惟一的办法就是要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由于现在外界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往只要埋头做好内部的工作就可以的局面已不复存在,现在需要随时了解来自四面八方的新信息,学习层出不穷的新知识,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外界的变化中不但看到对自己的压力及挑战,更能发现和抓住企业面对的前所未有的新机遇。要做到与环境变化与时俱进,才能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

与时俱进的关键是学习,要不断地学习,学习新科技、新知识,并形成新的思路。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教授彼得·圣吉发表他的《第五项修炼》一书后,学习型组织就成为国际上一些大企业的追求目标。一个组织,要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了解这些变化,适应这种变化,而这只有通过学习才有可能实现。

而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的速度超过以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新世纪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这就赋予了学习以新的、更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现在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学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2001年5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为我国把学习放到突出位置指明了方向。一些城市也在规划未来时,把学习型社会作为目标。如深圳在“争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实施纲要(2001—2010)”中也提出,要“营造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参与的学习型社会”等等。

把学习提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这是前所未见的可喜现象,这也正是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更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的希望之所在。

但学习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我们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重要的是在学习之后要把学到的东西进行进一步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领悟出一些新的东西,新的思路,才能有所收获。

孔子在2500多年前就对学习作了极为精辟的剖析。他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就是说,你学习了而不去思考,那就什么也没有得到;而你光是思考而不进行学习,那就缺乏系统性、理论性而会一无所获。

这话讲得多好。学习作为基础,是为进行思考服务的。学而不思则只能变成一堆死资料、死信息,发挥不了作用。可是光思考,没有把学习作依托则可能仅仅是胡思乱想,同样只能导致失败。所以提倡学习,同时更要提倡勤于思考,提倡多动脑筋,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问题看深看透,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学习也好,思考也好,最终目的是为了走向创新。这才是我们提倡学习和思考的根本目的。

在现在竞争国际化的舞台上,任何国家、任何企业,如果不能开拓创新,就只能被淘汰出局,客观现实就是如此严峻。

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勇于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但问题是,创新从何而来?

创新不是凭一时的灵感,更不是靠天上掉下来的。创新还是源于今天企业的实践。

在日常工作中要提倡点点滴滴的不断改进,这是创新的源泉。没有一个人或一个岗位能够说现状已尽善尽美,无可改进,而是应该不断改进,以达到不断完善。IBM的企业文化之一,就是要求每一职工在其现职岗位上“追求卓越”。我国海尔集团也是推行“日清日高”。美国3M公司要求其职工不断对改革进行试验,即使试验失败也不作为过错,但如果谁在3年之内只是墨守成规,一无改进,便将成为首选的精简对象。

只有从一点一滴的不断改进入手,积累下来,才会从量变到质变,出现创新。因此企业要创新,首先应营造一种提倡创新的氛围,形成一种创新的企业文化。

形成创新文化,这不只是在企业范围内,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文化,使大家都有勇于探索的精神,才能形成创新的广泛社会基础。

从群众性的大量创新中,筛选和提炼出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这才是竞争力的核心。改革开放20多年我们大量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从而大大缩短了我们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这是完全必要的。但进入新世纪,如果我们只满足于跟踪模仿别人的东西,那么这种差距就将永远存在,甚至会拉大,那又如何能跨入先进行列呢?因此现在已到了需要提倡原始性创新的时候。过去我们已明白了在产品竞争中要遵循“人无我有”的制胜之道,现在在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上也同样只有依靠人无我有,才能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而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只是一味仿效别人的成果,则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别人手里,到关键时刻就会使自己完全陷于被动。创新正是为了形成自己的专利,自己独具一格的新的科技成果,才能在这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下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的世界上,知识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创新能力将更突出地显示其重要性与紧迫性。

创新涵盖了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等各个方面,这些都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推动经济建设前进。但创新的源泉则在于思想的创新、思维方式的创新。只有有了创新的头脑、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才能产生其他方面的创新。没有创新的想法和点子,则其他创新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要从我们的现实情况出发,从原来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才能从中产生创新的星星之火。换言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是我们通过学习、思考,达到创新目的的不变之道,也是面对入世的我国企业争取主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不二法门。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