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英语教学 > 正文

浅议二语习得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摘 要:语言存在的主要意义在于交际交流。本文结合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二语习得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所必备的条件以及英语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期探讨如何引导学生重视二语习得中的文化输入,加强他们的英语基础语言知识能力,非言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学习;语言基础知识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引言

一种语言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懂得语言而不懂得相关的文化,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学习陷入一种误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难以真正地掌握那种语言。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Edward Sapir(1921)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我国文理科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教学活动不但要有利于语言能力的训练,也要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重视句子水平上的语言训练,还要逐步发展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就是说,语言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目的,不仅仅包括基本语言基础知识,即基本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更包含合理利用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得体的交际交流的能力。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竭力记忆大量的词汇、短语及语法知识,拼命做题,然后参加并通过各种测试。但一旦进入到某种英语语言环境,大多数人感到自己的交际能力捉襟见肘。这说明,我们的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听说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应得到重视和加强。

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条件

(一)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及非言语能力

胡文仲(1973)说过:“没有语言能力为基础,交际能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W.Rivers也指出:“没有语言能力就不可能有坚实基础的交际能力。”J.B.Can‘oll认为语言能力包括三个部分:语音、词汇和语法。准确的发音、恰当的选词以及规范的语法,这三者是人们成功交际交流的基础和保障。

二语习得者往往在词汇及语法方面掌握得比较好,然而在发音方面却有欠缺。即使是发音勉强过关,一旦进入到实际交际,却总感觉不够流畅自如。常听到他们这样抱怨:虽然满脑子全是单词,不知为什么一到口语交际中却不知从何说起。更有甚者,有时面对一句没有任何生词的英语句子却不知所云。另一方面,二语习得者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交际交流的机会不是很多,大部分人的口语得不到足够的练习机会,因此而致的口头交际交流水平可想而知。

非言语能力一简而言之,也就是我们所泛指的体态语一是一种通过身体部位的动作来传达思想的无声的语言。据研究,非言语表达占我们日常交际的70%(文秋芳,2002:60)。可见,非言语表达在交际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而二语习得者却几乎很少涉及这一方面的知识,因此很容易导致交际失误。同一种手势,在一个国家可能是一种赞许,而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可能意味着一种侮辱。例如将拇指与食指环成“0”形这一手势,在美国表达的是一种赞许,到了法国却代表一种轻视及不屑,在希腊则是向对方发出性的邀请。不同的文化对此产生了如此多的解释,如果不了解它们,怎么能够取得成功的交际呢?

交际者的言语能力和非言语能力知识相互加强,相得益彰,共同促成了成功的交际。

(二)有关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的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无处不在。文化是一个极其广泛的概念,它渗透于民族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习俗、传统、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要想真正学好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目的语语言所涉及的丰富文化底蕴与传统习惯等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

例如,谦虚礼让作为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由来已久,而坦诚直率则是美国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好客的中国主人在邀请美国朋友到家中做客时会对客人的赞许极力地否认谦让;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出于礼貌而谢绝美国主人的盛情招待。在这种情况下,导致误解与交流者的发音、用词及造句没有多大关系。由此可见,单纯的词汇、语法及语音对于成功的交际还远远不够,二语学习者还应该加强对目的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而对语言形成总体上的把握。

(三)一定的社会语用交际原则知识

根据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言外行为寓于言内行为之中,是人们通过言内行为所力求达到的目的,如问候、致意、威胁、命令等。言后行为是指说话带来的后果,即听话人是否领会了说话人的意图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听话人没有按照说话人的意图做事,即言外行为没有发生,就会导致交际的失败。“听话听音”,交际者应善于领会讲话者的言外行为,即话语的深层含义,并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言后行为反应。

Grice(1975)的合作原则认为,成功的交际应遵守以下四条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以及方式准则,从而避免答非所问。然而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目的,会话者会有意违反这四条准则,以比较含蓄的方式来对讲话者的言外行为做出反应。如下列对话:

A:The hostess is an awful bore.Don’t you think so?

B:Th e roses are lovely,aren’t they?

在这个对话中,B说了句毫不相干的话来回答,显然是违反了关联准则。然而这种有意的不合作却含蓄地暗示了一种言外行为:自己不愿意就这个话题发表意见。

因此,了解一定的社会交际原则知识有助于增强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之间的成功交流与合作。

(四)角色转换能力

在日常生活交际中,文化环境不同,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不同。我们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合理角色转换。既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民族偏见,以不变应万变,将自己的价值取向强加于他人的错误做法;又要防止盲目照搬,不论境况,全盘西化的偏激做法。“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分清楚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然后以变应变,进行相应的角色转换。

三、教师的作用

教学是一个复杂多维的工程。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授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应充当导演的角色,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投入学习;也应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吸引学生紧跟教师的指挥棒,身心合一。笔者从近期学生写的一篇名为“My Ideal English Teacher”的命题作文中发现,90%以上的学生希望自己的英语老师不仅仅要知识丰富,还要以一定的风趣幽默使得他们枯燥的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趣味。

这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近国家对英语教学的改革中亦提出:通过以交际法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英语读、译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为达到这一目的,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心得,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以下拙见:

(一)鼓励启发,培养兴趣

强烈的兴趣和动机是取得成功的巨大动力。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英语语言学习是一件耗时劳神并且枯燥乏味的事情。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语言学习本身并不是一件成效立显的事情——短期的努力难以立竿见影,令人产生成就感,从而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帮助他们树立充分的自信心,并通过鼓励“启发”引导他们解决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课下的师生交流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得到缓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学生们在课下才能够以足够的兴趣去了解英语中基本语言知识以外的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听说水平,并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展示自己所得。

(二)合理引导,合理输入

根据Krashen(1981)的输入理论,人们掌握语言的惟一方法是通过获得稍微超过学习者现有水平的可理解的输入信息。可理解的输入信息用公式表示就是i+1,i表示学习者现有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信息。这表明教师输入给学生的信息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水平:既不可因过多而妨碍其知识输入;又不可因过少而令其感觉索然无味。

语言寓于文化之中。在语言教学中,为加强语言输入中的文化导入,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为学生适当补充相关的文化知识,并利用比较法,指引他们注意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藉此加深他们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总体理解把握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为利于知识的吸收,教师可利用英语电影、电视、录像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得文化输入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接受。

(三)合理评价,扬长避短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就口语表达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Hendrickson和Birckihler(1977)等认为,在交际活动中,更多的错误是可以容忍的。

一些赞同交际法的人也不主张纠正错误,他们认为错误是自然的,会在今后的交际活动中逐渐消失。在交际活动中,流畅才是最主要的。Thombury(1999:113)则认为,如果学生只获得老师的积极反馈,而缺乏消极反馈或错误纠正的话,学生便会丧失在大脑里重组语法结构的动机,大脑里的重组机制便凝固起来,先前错误的输入便形成了化石,再也无法加以纠正。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应做出合理的评价。既不能够因为担心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一味地给予积极反馈以致于影响其错误的纠正,也不能够持“有错必纠”的态度令学生产生焦虑紧张情绪以致于在口语训练中闭口不敢言,影响了交际能力的提高。

总之,教师应善于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评价,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既注意到自身的进步,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扬长避短,探寻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语言学习捷径。

四、结束语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存在的意义在于交际交流。一方面,在语言学习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通过目的语的文化输入来增强对目的语语言的总体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伴随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以及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交际交流,我们的语言学习应从过去仅重语言基础语言知识能力所致的“哑巴外语”中解放出来,努力提高二语习得者的非言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Hendrickson, J.M. The efects of error correction treatments upon adequate and accurate conmunicafion in the written composition of adult learner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J].DAI—A.73(11).1977:7002.

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l M J.Oxford:Pergamon Press,l981.

Sapir,E. 1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New York:Harcout,Brace&Co,1921.

Thombury,S.How to Teach Grammar [M].Essex:Pearson Education Lirnited,1999.

大学文理科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樊家齐.学生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培养探讨[J].外语学刊,1995,(3).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92 .93,l 158.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47.

贾玉新.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East and West[A].载于《跨文化交际面面观》[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505.522 .

齐筠.语言,文化及英语听力教学[J],外语学刊,1998,(1).

徐波.论跨文化交际能力[J],外语学刊,1998,(1).

郝兴跃.论外语/口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3,(3).

相关内容推荐